半导体封装清洗机湿法清洗技术的工作原理
导读
湿法清洗技术通过精准的化学配方与物理工艺协同,确保半导体封装表面达到亚微米级洁净度,是先进封装(如 Chiplet、CoWoS)的关键支撑工艺。
半导体封装清洗机的湿法清洗技术通过化学溶液与物理作用的协同效应实现污染物去除,其核心原理如下:
一、基本原理
1. 化学反应
- 溶解作用:利用酸(如HF)、碱(如NH₄OH)或溶剂(如IPA)与污染物(如氧化物、有机物、金属离子)发生中和、氧化还原或络合反应,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 氧化作用:双氧水(H₂O₂)等氧化剂分解有机物,或通过臭氧(O₃)增强清洗液的氧化能力。
2. 物理作用
- 机械冲刷:高压喷淋、旋转离心或毛刷摩擦去除颗粒污染物。
- 扩散与吸附:溶液渗透至污染物与晶圆界面,降低其附着力,促进脱离。
二、典型技术类型
1. DIW(去离子水)清洗
- 原理:通过去离子水的高纯度特性冲洗表面颗粒,或混入CO₂/NH₃增强导电性以减少静电吸附。
- 应用:去除残留药液或轻微颗粒污染。
2. HF(氢氟酸)清洗
- 原理:溶解硅表面自然氧化层(SiO₂),同时去除附着的金属离子。
- 改进技术:稀释HF浓度、添加氧化剂(抑制金属再沉积)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减少颗粒吸附)。
3. SC1清洗(RCA标准)
- 配方:NH₄OH + H₂O₂ + DIW(体积比1:1:5~1:2:7)。
- 作用:
- 有机物去除:H₂O₂氧化有机物,NH₄OH促进溶解。
- 金属离子去除:氧化高价金属离子并形成络合物。
- 颗粒去除:溶液碱性环境增强颗粒与晶圆表面的排斥力。
4. 稀释化学法
- 原理:降低传统RCA溶液浓度,减少药液消耗,同时通过多次循环或超声强化清洗效果。
三、关键设备设计
1. PFA管接头
- 功能:输送腐蚀性药液(如HF),确保系统密封性,避免污染。
- 材料优势:耐化学腐蚀、耐高温(≤260℃)、低摩擦系数减少药液挂壁。
2. 清洗腔体
- 单片式:旋转喷淋设计,提升均匀性,适用于高精度需求。
- 槽式:批量处理多片晶圆,效率高但需控制交叉污染风险。
四、清洗流程
1. 药液注入:通过PFA管道输送化学溶液至腔体,覆盖晶圆表面。 2. **反应与溶解**:溶液与污染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2. DIW冲洗:彻底去除残留药液及溶解物。
3. 干燥:采用热风、旋转离心或IPA蒸汽干燥,避免水渍残留。
五、优缺点
优点 | 缺点 |
对复杂污染物(如金属、有机物)去除能力强。 | 可能引入化学残留,需严格控制冲洗步骤。 |
设备成本相对干法清洗较低。 | 废液处理成本高,环保压力大。 |
适用于多种封装结构(如3D SiP)。 | 高温或高压工艺可能损伤脆弱器件。 |
六、行业趋势
- 技术升级:结合兆声波或刷洗技术,提升微小颗粒(≤0.1μm)去除效率。
- 环保优化:开发低浓度药液、循环利用系统,减少化学 waste。
- 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药液浓度、温度,动态调整工艺参数。 湿法清洗技术通过精准的化学配方与物理工艺协同,确保半导体封装表面达到亚微米级洁净度,是先进封装(如Chiplet、CoWoS)的关键支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