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装清洗机的工作原理
导读
半导体封装清洗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和化学反应的清洗机制,能够高效、精确地去除半导体元器件表面的污染物,保证元器件的洁净度和质量。
一、物理清洗机制
物理溅射:
在清洗过程中,通过产生等离子体,其中的正离子在电场中获得能量并撞击半导体表面。
这种撞击能够移去表面分子片段和原子,从而去除污染物。
物理溅射还能够改变表面的微观形态,使表面在分子级范围内变得更加粗糙,从而改善表面的粘接性能。
典型的物理清洗工艺是氩气等离子体工艺,因为氩气本身是惰性气体,不会与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是通过物理溅射实现清洗。
二、化学清洗机制
化学反应:
等离子体中的自由基等活泼粒子很容易与固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等离子体产生的氧自由基非常活泼,容易与有机物中的碳和氢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等易挥发物,从而去除表面的有机物污染。
等离子体产生的氢自由基则易于同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结合产生水,使金属被还原,从而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
等离子体产生:
在密闭的真空腔体中,通过真空泵不断抽气,降低压力值,提高真空度,使分子间间距变大,作用力减小。
利用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压交变电场将工艺气体(如Ar、H2、N2、O2、CF4等)激发、震荡形成具有高反应活性或高能量的等离子体。
三、综合清洗机制
物理与化学结合:
在实际清洗过程中,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往往同时进行,相互促进。
物理溅射能够去除表面的大部分污染物,并为化学反应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化学反应则能够进一步去除难以通过物理溅射去除的污染物,如有机物和金属氧化物。
工艺气体选择:
根据不同的清洗需求和材料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工艺气体组合。
例如,对于有机物污染较重的表面,可以选择氧气或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作为工艺气体;对于金属氧化物污染较重的表面,可以选择氢气或含有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工艺气体。
四、清洗过程与效果
清洗过程:
将待清洗的半导体元器件放入清洗机的真空腔体中。
启动真空泵降低腔体压力,并引入工艺气体。
启动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并进行清洗。
根据清洗需求和材料特性调整清洗参数(如清洗时间、功率等)。
清洗完成后关闭等离子发生器,排出腔体内的气体并取出元器件。
清洗效果:
清洗后的半导体元器件表面洁净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清洗过程中不会破坏元器件的表面特性、热学特性和电学特性。
清洗后的元器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性能。
综上所述,半导体封装清洗机通过物理溅射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清洗机制,能够高效、精确地去除半导体元器件表面的污染物,保证元器件的洁净度和质量。